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7018
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的CT图像病灶位置特征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540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的CT图像病变位置特征。方法:连续选择近5年住院的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85例,入选对象均在就诊时接受了常规头颅CT检查,并按病变位置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皮层病灶组早期癫痫发作例数明显多于皮层下病灶患者(P<0.05),而按前、后部位病灶和左、右半球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脑卒中皮层病灶患者早期癫痫发作率较高。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CT图像病变位置;早期癫痫

    [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2(b)-080-02

    癫痫发作可作为脑卒中的首发症状或主要临床表现[1-2],笔者观察了85例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的CT图像病变位置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选择2005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5例,均为卒中早期癫痫发作患者,男51例,女34例,年龄41~83岁,平均(65.08±14.31)岁。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②有CT和MRI的影像学诊断依据;③有早期癫痫发作表现;④首次脑卒中患者。排除标准:①急性期死亡者;②CT上显示多个卒中病灶和腔隙性梗死患者。

    1.2 方法

    1.2.1 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诊断及分型方法卒中后2周内出现的癫痫为卒中早期癫痫发作,发病2周以后出现的癫痫称为迟发癫痫发作。

    1.2.2 头颅CT图像标准化处理入选对象均在就诊时接受了常规头颅CT检查,应用计算机对患者首次头颅CT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首先选择标准的头颅CT图像,建立二维坐标系统,根据外侧裂及脑室位置,确定几个标准点坐标,将CT图像分为几个部分。计算机应用坐标转换方法,使每部分与标准图像中对应的部分相一致。只要将每一层面的CT图像放入数字化仪中,找到边准点,描画出病变的范围,计算机即可显示出该病灶在标准CT图像中的位置和大小。最后将所有患者的标准化CT图像重叠于一套标准CT图像上,观察病灶的集中部位,并进行如下分组:①前部病灶组;②后部病灶组;③左侧病灶组;④右侧病灶组;⑤皮层病灶组;⑥皮层下病灶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使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的CT图像病变位置特征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皮层病灶组早期癫痫发作例数明显多于皮层下病灶患者(P<0.05),而按前、后部位病灶和左、右半球分组比较无明显区别(P均>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是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常见并发症,随着CT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癫痫与卒中发生部位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5年经住院确诊的卒中后早期癫癫发作患者85例,采用计算机二维坐标系统对患者首次头颅CT图像上病灶位置进行标准化处理,明确部位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笔者研究样本显示,病变位置在皮层病灶处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现早期癫痫发作,这些发现与其他报道[3-5]观察结论一致,其他作者也证实了皮层部位卒中癫痫患病率较高,其原因为,大脑皮层以神经元胞体和轴突为主,胞体代谢旺盛,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更容易放电;脑组织灰质的缺氧性去极化常常伴随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大量释放,白质则无谷氨酸能突触,后者作用于膜受体能减轻缺氧期的功能障碍,因此,皮层病灶较深部白质区更易诱发癫痫发作。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些作者应用运动实验来观察癫痫的产生机制,当运动引发脑血流量下降至20~25 ml/(100 g·min)时,受试者脑电图检测显示明确局灶性或普遍性EEG波形异常,结论为脑缺血可导致EEG波幅减低、频率减慢。主要机制如下[6]:①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导致钠泵衰竭,钠离子大量内流,神经-细胞膜电位呈不稳定性,出现过度除极和癫痫性放电;②脑缺血可造成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产生毒性作用及瀑布效应;③脑水肿急性颅内压增高影响神经元正常生理活动致癫痫发作;④卒中后患者体内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失衡也是重要原因;⑤卒中后应激反应导致体内相关激素水平发生改变诱发癫痫。而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是由于恢复期脑组织中遗留异常瘢痕,机械刺激神经细胞变性及病灶周边胶质细胞增生形成癫痫灶所致。

    鉴于急性脑卒中患者CT图像病变位置与早期癫痫发作关系密切,因此对于卒中后早期癫痫易发部位患者,及时观察和监测这些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较为重要,首次发作时应选择快速起效抗癫痫药物,迅速终止发作,以期减少严重并发症出现。

    [参考文献]

    [1]周颍,陆景红,李宗友,等.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J].安徽医学,2008,29(4):416-419.

    [2]周庆昆,赵延红.脑卒中继发癫痫[J].海南医学,2006,17(9):81-8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40KB,2页)